一、橡膠制品行業概況
橡膠制品指以天然及合成橡膠為原料生產各種橡膠制品的活動,還包括利用廢橡膠再生產的橡膠制品。合成橡膠的產量已大大超過天然橡膠,其中產量最大的是丁苯橡膠。
從橡膠制品下游行業占比來看,輪胎占比53%,橡膠板管帶占比13%,橡膠零件占比9%,再生橡膠占比3%,日用橡膠占比4%,橡膠鞋靴占比8%,其他橡膠制品占比10%。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二、中國橡膠制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
進出口方面,據統計,2019年中國橡膠制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577.46億美元,同比增長0.9%。
資料來源:中國海關,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
進出口交貨值方面,據統計,2019年中國橡膠和塑料制品進出口交貨值為3730.2億元,同比增長0.85%。
資料來源:國家統計局,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
從區域格局來看,中國橡膠制品生產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,占比68.4%;華中地區占比8.3%,華北地區占比7.7%,華南地區占比5%,其他地區占比10.6%。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相關報告: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2020-2025年中國橡膠制品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》
三、中國橡膠制品下游橡膠輪胎行業現狀分析
2019年全球TOP75輪胎企業中,中國企業數量為34家,其中中國大陸29家,中國臺灣5家。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橡膠輪胎外胎產量方面,據統計,2019年中國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94226.2萬條,同比增長15.4%。
資料來源:國家統計局,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
從企業格局來看,第一梯隊主要包括分別為普利司通、米其林、固特異;第二梯隊主要包括馬牌、住友橡膠、倍耐力、韓泰、優科豪馬、正新、中策;第三梯隊主要包括佳通、通伊歐、固鉑、錦湖、NRF、阿波羅、玲瓏、恒豐、賽輪金宇、耐克森;第四梯隊主要為其他國家中小型輪胎生產企業。
全球輪胎生產企業競爭格局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四、中國橡膠制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
當前時代橡膠制品行業的整個發展趨勢,當前橡膠工業新工藝的開發研究,主要集中在成型和硫化上面。在成型方面,著重解決減少工序和精密加工問題。研究實施壓延、壓出精密化、材料復合化,進而做到成型簡易化和一體化。例如轎車輪胎、編織高壓膠管、鋼繩運輸帶的成型自動生產線。硫化方面的研究方向是,設法與成型聯動結合,實施成型、硫化上下工序一體化、連續化?,F已實現的有膠管、膠帶、手套自動生產線。
液體橡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聚氨酯彈性體,產量已達100多萬噸,其中鞋類和微孔彈性泡沫材料分別耗用30多萬噸,彈力纖維1×105t?,F已成功地用在膠帶、膠管、膠輥等不少橡膠制品上。近年來,人們用其大量生產自行車胎、實心胎、工業輪胎及農用輪胎等慢速輪胎。它們經久耐用,并可著成各種顏色,改變傳統橡膠制品多年黑色一貫制局面。缺點是成本價格始終降不下來,作為骨架用時的機械強度還無法同纖維材料相比。
世界橡膠工業的生產技術是向著兩極的方向發展。一方面是追求低成本化(包括提高生產效率,使用廉價原材料),使產品結構簡易化、工藝直流化;另一方面是進一步走向高性能化(包括提高特性,增加功能),減少不均一性差異,使質量得到徹底保證。歸納起來即:提質降耗,高性能低成本。